码猿技术专栏

微信公众号:码猿技术专栏

导读

  • 前天面试了一个985高校的实习生,问了他平时用什么开发工具,他想也没想的说IDEA,于是我抛砖引玉的问了一下IDEA的调试用过吧,你说说怎么设置断点条件?那孩子懵了,想了好一会对我说没用过,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。
  • 作为一名资深的老司机,IDEA调试可以说是家常便饭,如果不会debug,我都不信你读过源码,就别和我说原理了,直接pass掉。
    阅读全文 »

导读

  • Spring中Bean的生命周期从容器的启动到停止,涉及到的源码主要是在org.springframework.context.support.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.refresh方法中,下面也是围绕其中的逻辑进行讲解。
    阅读全文 »

导读

  •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讨论了他们公司的系统问题,传统的单体应用,集群部署,他说近期服务的并发量可能会出现瞬时增加的风险,虽然部署了集群,但是通过压测后发现请求延迟仍然是很大,想问问我有什么改进的地方。我沉思了一会,现在去改架构显然是不可能的,于是我给出了一个建议,让他去做个接口限流,这样能够保证瞬时并发量飙高也不会出现请求延迟的问题,用户的体验度也会上去。
  • 至于什么是接口限流?怎么实现接口限流?如何实现单机应用的限流?如何实现分布式应用的限流?本篇文章将会详细阐述。
    阅读全文 »

导读

微信所有码猿技术专栏

  • 这个就是典型的构造器依赖,详情请看上面两篇文章,这里不再详细赘述了。本篇文章将会从源码深入解析Spring是如何解决循环依赖的?为什么不能解决构造器的循环依赖?
阅读全文 »

定义

  • 适配器模式用于将一个接口转化成客户想要的另一个接口,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,其别名为包装器(Wrapper)。适配器模式既可以作为类结构型模式,也可以作为对象结构型模式。

适配器模式

  • Target(目标抽象类):目标抽象类定义客户所需接口,可以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,也可以是具体类。

  • Adapter(适配器类):适配器可以调用另一个接口,作为一个转换器,对Adaptee和Target进行适配,适配器类是适配器模式的核心,在对象适配器中,它通过继承Target并关联一个Adaptee对象使二者产生联系。

  • Adaptee(适配者类):适配者即被适配的角色,它定义了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,这个接口需要适配,适配者类一般是一个具体类,包含了客户希望使用的业务方法,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没有适配者类的源代码。

  • 根据对象适配器模式结构图,在对象适配器中,客户端需要调用request()方法,而适配者类Adaptee没有该方法,但是它所提供的specificRequest()方法却是客户端所需要的。为了使客户端能够使用适配者类,需要提供一个包装类Adapter,即适配器类。这个包装类包装了一个适配者的实例,从而将客户端与适配者衔接起来,在适配器的request()方法中调用适配者的specificRequest()方法。因为适配器类与适配者类是关联关系(也可称之为委派关系),所以这种适配器模式称为对象适配器模式

阅读全文 »

  • 桥接模式是一种很实用的结构型设计模式,如果软件系统中某个类存在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,通过该模式可以将这两个维度分离出来,使两者可以独立扩展,让系统更加符合“单一职责原则”。与多层继承方案不同,它将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设计为两个独立的继承等级结构,并且在抽象层建立一个抽象关联,该关联关系类似一条连接两个独立继承结构的桥,故名桥接模式。

  • 桥接模式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处理多层继承存在的问题,用抽象关联取代了传统的多层继承,将类之间的静态继承关系转换为动态的对象组合关系,使得系统更加灵活,并易于扩展,同时有效控制了系统中类的个数。桥接定义如下:

  • 桥接模式(Bridge Pattern):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,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。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,又称为柄体(Handle and Body)模式或接口(Interface)模式。

桥接模式

  • 在桥接模式结构图中包含如下几个角色:

    • Abstraction(抽象类):用于定义抽象类的接口,它一般是抽象类而不是接口,其中定义了一个Implementor(实现类接口)类型的对象并可以维护该对象,它与Implementor之间具有关联关系,它既可以包含抽象业务方法,也可以包含具体业务方法。
    • RefinedAbstraction(扩充抽象类):扩充由Abstraction定义的接口,通常情况下它不再是抽象类而是具体类,它实现了在Abstraction中声明的抽象业务方法,在RefinedAbstraction中可以调用在Implementor中定义的业务方法。
    • Implementor(实现类接口):定义实现类的接口,这个接口不一定要与Abstraction的接口完全一致,事实上这两个接口可以完全不同,一般而言,Implementor接口仅提供基本操作,而Abstraction定义的接口可能会做更多更复杂的操作。Implementor接口对这些基本操作进行了声明,而具体实现交给其子类。通过关联关系,在Abstraction中不仅拥有自己的方法,还可以调用到Implementor中定义的方法,使用关联关系来替代继承关系。
    • ConcreteImplementor(具体实现类):具体实现Implementor接口,在不同的ConcreteImplementor中提供基本操作的不同实现,在程序运行时,ConcreteImplementor对象将替换其父类对象,提供给抽象类具体的业务操作方法。
      阅读全文 »

定义

  • 原型模式(Prototype Pattern)是用于创建重复的对象,同时又能保证性能。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,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。

    这种模式是实现了一个原型接口,该接口用于创建当前对象的克隆。当直接创建对象的代价比较大时,则采用这种模式。例如,一个对象需要 在一个高代价的数据库操作之后被创建。我们可以缓存该对象,在下一个请求时返回它的克隆,在需要的时候更新数据库,以此来减少数据库调用。

  • 原型模式可以分为浅克隆和深度克隆

阅读全文 »

定义

  • 建造者模式(Builder Pattern):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,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。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。

  • 简单说,建造者的功能就是先构造复杂对象的每一个部件,指挥者的功能就是将这些部件以一定的步骤组装起来,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产品或者对象。当然这个步骤是透明的对于客户端。

  • 建造者模式一步一步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,它允许用户只通过指定复杂对象的类型和内容就可以构建它们,用户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具体构建细节。建造者模式结构如图8-2所示:

建造者模式

阅读全文 »

结构型模式之代理模式(静态代理)

  • 由于某些原因,客户端不想或不能直接访问一个对象,此时可以通过一个称之为“代理”的第三者来实现间接访问,该方案对应的设计模式被称为代理模式。

  • 代理其实是实现简介访问的媒介,当然在代理类中还可以在执行代理操作之前,之后,之中,环绕等执行相关动作。Spring 中面向切面编程就是这个原理

  • 代理模式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结构型设计模式,而且变化形式非常多,常见的代理形式包括远程代理、保护代理、虚拟代理、缓冲代理、智能引用代理等,后面将学习这些不同的代理形式

  • 当使用代理类的时候, 真实类中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(不可见的)

  • 主要就是用于对象的间接访问提供了一个方案,可以对对象的访问进行控制

阅读全文 »